服务热线

0532-86893758

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连接天山南北——新疆天山胜利隧道施工现场探访

发布时间:2024-03-15 14:48:42 作者: 爱游戏

  一山横亘界南北。在新疆,天山山脉东西绵延1700多公里,近万条冰川孕育300多条河流,带来丰沛的湖泊、森林等自然资源,但这条天堑也曾长期阻隔南北疆交通交流。

  从乌鲁木齐向西南行驶100多公里,沿216国道傍山上行,道路狭窄、错车困难,不时遇到牛羊群出没。视线右移,一座座桥梁拔地而起、横跨山间,一个个隧洞镶嵌山体、连接桥梁,我国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跨越天山的乌尉(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正以大量桥梁和隧道取代目前的急弯陡坡。

  行至海拔2800米以上,数千名建设者千锤万凿,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这里是乌尉项目全线公里的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施工现场。

  截至9月11日,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中导洞掘进10499.7米。隧道贯通后,穿越天山南北仅需20分钟;公路全线建成后,从天山北侧的乌鲁木齐到天山南麓的尉犁,车程将由7小时缩短至3小时,南北疆群众交通往来将更安全便捷。

  穿越天山,海拔高、埋深大,地质环境复杂,决定了天山胜利隧道不能采用两端掘进的常规方法。“如果采用‘打眼放炮’传统工艺,在天山钻洞,大约需要12年。老乡们等不起,创新是唯一选择。”乌尉项目总工程师苗宝栋说。

  如何缩短工期?采用“TBM(硬岩掘进机)中导洞+主洞钻爆法”组合工艺。“左右洞采用传统钻爆法,中导洞采用TBM掘进法。”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天山胜利隧道项目部经理康健说。

  TBM双向掘进先行,通过横洞为左右双主洞开辟多个辅助工作面,将主洞切分成段,实现“长隧短打”,工期可缩短至52个月。“这种施工方式在国内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还是首次应用。”康健说。

  中导洞内,TBM操作手紧盯控制屏,根据山体岩石情况调整TBM刀盘的转速。随着刀盘隆隆转动,山体岩石被一寸一寸搅碎,实施工程人员随即进行支护、喷浆等工序。

  “眼前的这个‘大家伙’不一般,可根据地质条件,切换不同掘进模式和支护方式。”苗宝栋说的是中交集团自主研制、为隧道量身定制的TBM,开挖直径8.43米、全长282米、重量约2000吨。目前正以每天20—30米的速度前进。

  前所未见的极高地应力,泥浆喷涌、岩爆随时有可能发生,就像在“豆腐脑”中施工……隧道共穿越16个断裂带,位于北面进口端的F6博阿断裂带最大最危险,影响宽度达440米。

  乌尉项目总经理部总经理周政说:“这是我工作近30年遇到的最复杂的工程。”在TBM发挥作用之外,采用超长距离水平定向钻,精准定位地质信息,同时采取加快涌水抽排、迅速清运塌方石块、回填塌腔等方案,艰苦奋战80天终于成功穿越F6博阿断裂带。

  超长隧道,最大埋深1112.66米,怎么来实现纵向通风?在隧道顶端开挖4座竖井,作为“呼吸系统”缓解施工中的通风困难问题,并满足后期运营通排风需求。

  2号竖井深达702米,相当于250多层楼高,是世界上最深的高速公路隧道竖井。作业现场,实施工程人员驾驶小型挖掘机把洞内废渣装进吊桶,再用提升设备运到地面统一拉运。

  “为了打通2号竖井,30多名工作人员常年坚守在高海拔、冰川纵横的极端环境中。”中国交建总承包分公司副总经理崔景川说,项目进展顺利,离不开敬业的实施工程人员,也离不开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关键支撑。最关键装备TBM的国产化率已达98%,不仅有助于缩短工期、提高效率,也非常大地节省了建设费用。

  天山胜利隧道项目施工现场位于天山山脉深处,紧邻天山1号冰川、森林公园和乌鲁木齐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脆弱。“起初,我们担心项目建设会导致污水入河、扬尘污染,破坏草场。”当地牧民达列提说。

  不同点位取水采样、化验检测、比对结果……9月1日,水质检测工作员来到施工现场,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仔细的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地表二类水标准。”项目05标段项目经理王贺起介绍,每一两周就会检测一次。

  为了防止涌水污染乌鲁木齐河,隧道内采用“清污分流、洞内裂隙水收集再利用”模式,并在现场建设两座智能污水处理厂,对施工废水集中处理,循环用于施工生产。

  山深路远,施工产生的废渣废料多达1300多万立方米,运出难、成本高,如何就近消纳处理?

  “大部分废渣在加工处理后又循环利用于项目建设。”项目06标段总工程师毛锦波介绍,30%废渣直接加工用于隧道建设,60%用于路基填筑;消纳不了的弃渣,在附近的4个废弃矿坑解决。

  通往后峡废弃矿坑的道路上,运渣车辆来回穿梭;废弃矿坑口,弃渣卸车后,装载机立刻进行平整、分层压实,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便道和现场实时洒水降尘。“弃渣全部运完后,将在弃渣场顶层覆盖耕植土,种植当地草种,进行生态恢复。”毛锦波说。

  同时,施工作业中,采用钢板铺装代替混凝土浇筑,方便拆除,还将尽快人工修复局部破坏的草皮。

  “建设者很重视保护环境,我们放心多了。”达列提说,隧道贯通后就能够迅速安全到达天山南部的牧场,也方便牛羊买卖。

  天山胜利隧道预计2024年底贯通,乌尉高速公路预计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216国道养护工坎阶别克·哈吾斯力很是期待,以后去库尔勒就不用翻越危险的老虎口或者绕行500公里了。

  站在施工现场抬眼望去,天山巍峨耸峙。跨越天堑,人畅其行、物通其流,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现在已有两条公路贯通天山,乌尉高速公路是第三条。“‘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的目标初步实现。”新疆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一级巡视员王永轩说。

  “一日游四季,十里不同天。”作为第一条贯通天山、化天堑为通途的公路,独库公路将南北疆之间1000多公里的路程缩短近一半。沿线地质、气候、生态多元,景观壮美、地势险峻,但受天山山区冬季降雪、结冰等影响,每年仅通车4个月。当前,独库公路面临容量受限等问题,难以满足激增的旅游需求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中交集团正谋划建设一条新的、可全年开放的独库高速公路,全程将缩短至460公里,用时将从14小时缩短至5小时,更安全、便捷、高效。

  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煤炭资源丰富,预测煤炭资源量5708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量的12.5%。东天山横亘在哈密南北之间、东西绵延420公里。2021年底,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东天山隧道通车,10分钟便可穿越天山南北,让巴哈公路成为第二条贯通天山的交通要道。“2022年,通过巴哈公路累计输出煤炭6000多万吨,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哈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梁成元介绍。

  但对于哈密的煤炭资源量而言,当前公路运力仍不足,且货运成本比较高。将淖(将军庙—淖毛湖)铁路将于9月26日通车,预计远期年运力达5000万吨,可打造煤炭等大宗商品出疆的北部通道,为煤炭运输提供更多运力。

  跨越天山的征程尚未结束。天山西部G219线昭苏至温宿公路建成后,将成为贯通天山的又一条公路,届时,伊宁至阿克苏的车程将由1710公里缩短至500公里。

  沿天山鸟瞰,一场场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带来交通巨变,改写了南北疆时空格局,也为新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铺就通途。(记者 吴燕 吕莉)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